关于中站区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4年3月18日在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张振电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提交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攻坚跨越、奋力崛起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导产业效益下滑和结构性减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务实重干,负重奋进,强力组织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财政预算执行有力有效,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1、收入完成情况
2013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0868万元,完成年预算30935万元的99.8%,增长13.8%。
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0593万元,完成年预算30585万元的100.03%,增长14.03%;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75万元,完成年预算350万元的78.6%,主要是因为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减少。
分项完成情况:
(1)税收收入完成24511万元,增长13.6%,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到80.1%。
(2) 非税收入完成6082万元,增长15.8%。
2、支出完成情况
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2013年财政支出预算数为40371万元,上级追加、超收安排、上年结余、调入资金等13535万元,全年财政预算支出实际完成53906万元,增长5.8%,年初各项预算支出圆满完成。
2013年全区财政经常性收入完成22570万元,增长3.3%,教育、科学技术、农林水事务等法定支出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重点支出增长,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符合省确定的2013年法定和重点支出规模、增幅等相关指标要求。
分项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259万元,可比口径增长6.2%。其中:人口和计划生育支出 800万元,可比口径增长9.6%。
(2)公共安全支出2106万元,可比口径增长27.7%。
(3)教育支出15146万元,可比口径增长6.3%。
(4)科学技术支出1202万元,可比口径增长52%。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42万元,可比口径增长3.8%。
(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5110万元,可比口径增长3.9%。
(7)医疗卫生支出2766万元,可比口径增长3.6%。
(8)节能环保支出523万元,可比口径增长4.0%。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879万元,可比口径增长13.1%。
(10)农林水事务支出2850万元,可比口径增长58.7%。
(11)交通运输支出683万元,可比口径增长22.7%。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2134万元,可比口径增长0.8%。
(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82万元,可比口径增长1.8%。
(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60万元,可比口径增长53.8%。
(15)住房保障支出10200万元,可比口径增长13.9%。
(16)地方政府债券付息59万元。
(17)其他支出43万元,可比口径增长2.4%。
(18)基金支出262万元,可比口径增长3.6%。
全区预计能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目前正在汇编收支决算,待与市财政局结算后,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13年预算执行的特点
1、积极筹措资金,加大重点项目扶持力度。采取项目帮扶、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措施,推动产业发展,培植壮大财源。以“三段制”工作为载体,开展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机制。积极帮助企业破解实际困难,提升全区企业的整体实力,巩固基础财源。分别为多氟多公司、鑫诚公司落实上级土地受益返还资金624万元、295万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全年用于科技创新投入达1200余万元,引导企业攻关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增强核心竞争力,壮大骨干财源。
2、优化支出结构,落实基本公共服务。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和“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的原则,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加大弱势群体救助力度,提高低保困难对象补助标准,降低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生活成本,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城乡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5110万元,可比口径增长3.9%;二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财政教育投入15146万元,可比口径增长6.3%,本级财政教育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6.82%,完成市定考核目标;三是支持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提高新农合和居民基本医疗补助标准,提升乡村卫生医疗服务能力,医疗卫生支出2766万元,可比口径增长3.6 %;四是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增加农民收入,农林水事务支出2850万元,可比口径增长58.7%;五是加快公共租赁和廉租房建设,推进城乡、矿区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支出10200万元,可比口径增长13.9%。
3、加大征管力度,力促收入稳定增长。一是继续完善财税例会工作制度,及时分析征缴中存在的问题,寻找促进增收的途径,全力保证各项财政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二是稳步推进“营改增”税制改革工作。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牵头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通过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强化后续服务管理等措施,确保了“营改增”税制改革工作有序进行。三是大力推进依法治税,严格税收执法与监督,加快信息化建设,夯实征管基础,堵塞税收漏洞,深挖征管潜力,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4、深化财政改革,实施财政精细化管理。一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积极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二是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创新管理思路和采购模式,编制政府采购实施计划,促进采购执行规范性。2013年,全区共举行各类公开招标会、邀请招标会、询价等方式采购73次,完成采购预算12246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0756万元,节约资金1490万元,节支率12%。三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规定,开展公车治理,大力压缩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有效地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取得较好成效。
5、加大项目评审力度,努力建设绩效财政。通过项目评审,对于生产性资金支出,力求降低成本,对于公共性资金支出,力求“少花钱、办实事、办好事”。在公共财政体制下,运用财政绩效管理,实现财政资金使用分配的科学性,节约行政成本,优化服务质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13年共评审项目97个。其中:招标控制价评审项目82个,送审金额20794万元,评审金额16497万元,审减额4297万元,审减率为21%;决算评审项目15个,送审金额1201万元,评审金额835万元,审减额366万元,审减率为30%。
6、强化作风建设,提高财政干部职工素质
注重对财政干部的系统教育和培训,把强化财政队伍自身建设,与当前经济发展的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大局意识和业务技能,有效展现了财政队伍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通过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财政工作人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普遍增强,办事效率有效提高;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事项及时公开,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
综上所述,2013年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整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区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培植税源、税收征管任务仍十分艰巨;二是政策性支出增长过快,还债压力加大,使财政在资金运作,财力保障方面难度加大。
二、2014年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重点
(一)财政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总体要求
2014年财政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区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调中求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发挥财政职能,做实财政增长基础,确保收入有序增长;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保有压,以提高财政公共服务能力为着力点,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贯彻厉行节约原则的基础上,加大对民生保障和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为建设实力中站、绿色中站、活力中站、幸福中站提供财力保障。
2014年预算编制的原则是: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工资、保运转、保法定、保重点。
(二)2014年全区收入计划
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国家税收政策等因素,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按增长12.6%安排。
(三)区级预算安排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
2014年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增长12.0%,达到34265万元。其中:税收收入27420万元,增长11.9%;非税收入6845万元,增长12.5%。
2014年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265万元,加上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等综合测算,预计2014年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9912万元。
主要科目支出情况是:教育支出增长9.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0%;农林水等支出增长7.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8.8%;人口和计划生育支出增长4.0%。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4年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500万元,加上上年结余结转1294万元,可安排支出1794万元。支出按“以收定支、专款专用、收支平衡、结余结转”原则安排。
(四)2014年财政重点工作
1、涵养财源,巩固壮大财源基础。积极研究分析国家转移支付及产业扶持政策,加强筹划和包装项目,坚持不懈地做好资金争取工作,在寻找新的增长点上下功夫,努力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深入探索财政、金融结合的有效方式,灵活运用财政支持、引导手段,放大财政资金投入效应,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大对西部工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生态休闲产业区、现代商贸物流区建设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和服务业发展,把保增长、促发展与转方式、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财源体系。
2、加强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一是认真落实财税收入目标责任制,把收入任务逐级分解细化落实到基层部门,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户的组织收入工作。二是加强对收入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税务部门密切配合,及时掌握收入情况和时间进度,及时解决税收入库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召开当月收入形势分析会,保证均衡入库。三是强化财税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种偷、漏税行为,防止收入流失,堵住跑冒滴漏,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保证财税收入的稳定增长。
3、关注民生,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造福百姓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替百姓解忧、真情为百姓谋利,切实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保障省、市、区惠民工程,加大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项的保障力度。一是提高城乡低保、各类优抚对象的生活补助和农村五保户供养水平,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区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三是支持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城乡医疗救助运行机制,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四是完善困难家庭住房保障体系。加大新建、改建廉租住房力度,做好新型社区建设,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五是支持维护社会稳定。落实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政策,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4、集中财力,确保重点工程顺利开展。规范财政支出范围,调整支出结构,使财力更多的向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倾斜。首先,要认真落实中央厉行节约八项要求,实行联签会审,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其次,要加强财政资金整合力度,发挥财政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工程的扶持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功能,着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
5、精益求精,推进财政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发展。一是深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推进资产管理和预算编制的有机结合,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均衡性和刚性约束力。二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推进“财税库银”联网工程,形成预算编制与执行相互反映、相互制衡的高效运行机制。三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拓展采购范围,扩大采购规模,加强对采购活动的监管,规范采购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扩大绩效评价的领域和范围,突出对社会关注的教育、农业、社保、城建专项资金以及重大财政转移支付项目的跟踪检查和绩效评价,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当前经济财政形势仍十分严峻,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求真务实,奋力拼搏,努力完成全年财政收支预算和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实力中站、绿色中站、活力中站、幸福中站提供财力保障。
作者:区财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