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站区养老服务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高龄津贴按时足额发放。中站区高龄津贴继续实行按月发放,截至12月底,全区80周岁以上享受高龄津贴老人3391名,其中80-89周岁2989名,90-99周岁396名,100周岁以上6名,全年共发放高龄津贴273.075万元。
二、督导养老机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多次组织对4家养老机构进行房屋安全、食品安全、防火安全以及防汛储备等方面的检查,重点检查机构房屋建筑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日常安全巡查情况、食品留样及采购情况、汛期安全防护物资储备、消防设施配备、疏散通道以及火灾监控运行情况,对查出来的问题,要求各养老院进行整改,截止目前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二是根据民政部发布各版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指南,督促指导各养老机构做好常态化及周边疫情严重机构封闭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严格工作人员出入登记、轨迹排查、体温测量记录、室内外消杀记录、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各项工作的实施,确保各机构疫情防控落实到位。三是按照省、市级相关文件精神,在全区养老服务领域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区民政局制定出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并结合各街道对全区养老机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对排查结果进行汇总,建立风险隐患登记台账,实施分类管控处置。并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大喇叭宣传播报、条幅的悬挂、宣传单、宣传册、宣传海报的发放张贴等方式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使老人们了解到了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的形式和危害,提高老年人的防骗意识。截至目前,我区养老机构及养老服务场所均未有养老服务诈骗行为,均未发现养老服务诈骗风险隐患。
三、老年人适老化改造完成情况。今年市定任务数为完成100户改造,截至6月底共完成120户的改造施工以及第三方的验收工作,超额完成了市定改造户数任务,改造工程验收合格率为100%,中站区老年人适老化改造工作圆满完成。
四、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按照省、市养老工作要求,今年的任务是实现街道综合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目前我区行政区划共有10个街道办事处,因丹河街道居民已经全部搬迁,处于空置状态;月山街道目前居住人口仅剩600余人,其中还包括许多临时居住人员等实际现状,经实地调研并上报上级政府认定此两个街道都不具备建设街道养老服务设施的条件,不再建设街道综合养老服务设施。因此我区的街道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任务为8个。
目前我区已建成8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都确定了运营企业,签订了运营管理协议,根据运营商运营安排逐步开门运营,已投入使用的机构为辖区的居民提供短托、居家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五、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情况。因丹河街道居民已经全部搬迁,处于空置状态,因此丹河社区也没有居民,无法建设社区老年人日照中心,因此按照省、市养老工作要求,除丹河社区外的其余13个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截至目前,中站区13个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共设置床位53张,总建筑面积约0.4万平方米,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康复理疗、读书阅览、就餐休息等日间照料服务。
六、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清欠推进情况。根据焦民〔2020〕185号、豫民文〔2021〕214号文件精神,经排查,中站区2018年以来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配建养老服务用房应移交小区1个,应移交小区配建养老服务用房面积53.26平方米,已完成移交小区1个,实际移交小区配建养老服务用房面积70.1平方米,完成了不动产权证的办理,房屋产权归区民政局所有,圆满完成了移交工作。
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万人助中心”活动开展情况。根据省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万人助中心”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区民政系统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对接、联系、帮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幸福院、养老机构等31个养老服务中心(机构),聚焦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及时掌握情况,提供政策指导,帮助破解难题,全面激发养老服务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另外,区民政局统一制作包联名单牌,张贴到每个被包联的养老服务机构内,并在省养老供需平台上公示,使各机构能了解包联人情况,方便联系,进一步推进该项活动的开展。
八、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情况。受疫情影响,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各机构工作人员,多次参与省市各类养老专业知识培训,各机构参与培训人数约57人。
根据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目标任务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及市局该项工作的任务安排,共有30名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取得了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作者:区民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