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 案》(国办发〔2020] 45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服务"六 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21〕 10号) 《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关于做好便 利老年人等群体办事服务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为进一步 统筹疫情防控和便民服务事项落实,做实做细老年人日常生 活涉及的高频事项服务工作,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 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畅通线下办事渠道,提供老年人专属服务
( 一) 保留线下现金缴费方式.各街道办事处党政综合 便民服务中心、各分厅(公安、税务、退役军人事务、人社 大厅) 不得以任何文件、通知、声明、告示等为由,停止现 金收取服务,拒收办事群众现金.完善银行窗口代缴代扣费 用方式,水、电、气、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费用、行政事业 性收缴费用,保留现金和银行卡等支付方式.充分发挥政务 服务“好差评"制度作用,推动解决老年人反映较为集中的 办事难点、堵点问题,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
办事服务。
( 二) 提升老年人办事体验。各街道办事处党政综合便 民服务中心、各分厅需完善服务大厅老年人及特殊群体办事 设施设备,设置老年人及特殊群体“爱心专座区",配备老 花镜、轮椅、医药箱、口罩、雨伞、饮水机等服务用品,规 范办事引导指示标志,制作老年人通俗易懂的宣传读本、办 事指南、资料清单等,尽可能方便老年人识别和阅读.
( 三) 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各街道办事处党政综 合便民服务中心、各分厅要发挥政务服务大厅导服人员及志 愿者的作用,建立相关工作机制,为老年人提供咨询引导、 预约服务、全程陪办、协助填表、复印打印等全流程"一对
一"帮办代办服务,确保老年人办事“一站式"办结。
(四) 完善大厅服务应急预案.各街道办事处党政综合 便民服务中心、各分厅要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健康突发问题应 急预案,强化工作人员应急知识培训,在政务服务大厅配备 医药应急箱,确保办事人员在办事过程中突发疾病时,工作 人员能及时果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损伤程度.
二、完善"健康码"管理,便利老年人通行
各街道办事处党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各分厅需设立 “老年人无健康码通道"。开通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进入政务 服务大厅的"老年人无健康码快速通道",对于无"健康码" 的老年人,凭有效期内的身份登记、纸质证明、"通行行程 卡"、7日内核酸检测结果等替代证明进入各类政务服务大 厅,实行“健康码、行程码互认互用",无需申领和出示到 访地的 " 健康码 ", 防止 " 码上加码 ". 对因 " 健康码 " 管
理不当造成恶劣影响的,根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负责人 的责任。
三、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实现授权代理、亲友代办、 一部手机绑定多人等功能
( 一) 提升网上服务支撑能力.区直各部门单位、各街 道办事处要依托河南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政务 数据信息共享,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通过后 台数据比对等方式,基本实现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津贴 补贴领取等涉及老年人高频使用的政务服务事项由系统自 动办理,便老年人办事.
( 二) 拓宽群众预约办理渠道.采用热线电话预约、网 上预约等智能技术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各政务服务平台迭 代升级部门功能,要具备授权代理、亲友代办、一部手机绑 定多人等,为不便、不使用或者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 人"网上办事。
四、扩展优化政务服务平台应用适老化改造
积极根据老年人使用习惯,进一步优化医保、社保、民 政、生活缴费等网上办事平台界面,开发内容朗读、字体放 大、语音辅助等功能,让老年人也能轻松享受到网上办事的 便利。
五、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便于老年人就
近办事
结合基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丰富街 道办事处党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功能,持续推进公
共服务事项就近办理.对已经实现网办的适老事项,保留线 下办事窗口;将医保、社保、民政、生活缴费等老年人高频 办理事项,委托、下放至街道办事处党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并逐步延伸至村(社区) 便民服务中心.发挥社区、村干部 与网格员作用,为行动不便的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帮办代办 等服务,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办事.在银行、超市设置便 民服务网点,方便老年人办事.
六、抓好便利老年人办事服务工作落实
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三个立即(立即做 到、立即整改、立即引导) 、三个做好(做好传统方式、做 好专用通道、做好人工服务) 、三个尽快(尽快出台实施方 案、尽快进行个案排查、尽快进行困难上报) " 要求 , 健全 机制、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建立台账,确保各项任务有序 有力推进。
中站区"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 2021 年2 月 19 日
作者: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