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结合《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积极营造规范有序的文化旅游市场环境,助推中站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群众文化满意度。多方协调,加快推动全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包括3个大型体育健身公园、1个文体活动中心、3个多功能运动场、1个老年多功能运动场及59个晨晚练点。朱村街道办事处新1座建城市书屋,配备了电脑、云电视、百姓文化超市点单机和一体机等专业设备。截至目前,全区9个街道、48个行政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县(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全覆盖。
持续提升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近年来,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引领,顺应趋势、主动作为,发挥优势,深挖资源优势,谋划建设重大项目,打造中站旅游品牌,将全域旅游创建作为加快城市转型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牢固树立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理念,依托山区生态资源、历史名人文化优势、百年矿区工业和红色革命传统优势,先后引进、打造了一批具有先导性、影响力的旅游项目,如100亿元的和生国际康养城、15亿元的南太行龙翔山居精品民宿项目集群、12亿元的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10亿元的龙翔山生态旅游度假区、5.5亿元的许衡文化园等重大文旅项目。2021年10月,“周窑十八坊”初具规模开始运营,成为焦作市唯一一家当年开工、实施并开园的民宿项目。截至目前,中站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3个,省级文化产业特色村1个,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1个,省级休闲观光园区1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个,市级乡村旅游观光示范园区2个。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创建焦作市社会资源旅游资源访问点4家,焦作市红色资源旅游访问点5家,其中示范点2家。这些成绩推动了中站文旅高质量发展,为中站区“三区四基地”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积极响应上级各项政策,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机关。区文广旅局积极开展万人助企活动,派驻驻企干部帮扶南太行龙翔山居精品民宿项目协调解决施工中的问题,为项目建设做好全方位服务。面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遇困难,由区分包领导和区文广旅局领导定期到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协调解决。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防疫,强化文旅企业疫情防控工作,局党支部要求全系统上下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要认清形势,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实抓牢。按照局党支部要求,各所属二级机构迅速行动,在文化馆、网吧及各景区等显要位置张贴《中站区疫情防控工作紧急通知》和疫情防控等相关要求,并在执勤点设置疫情防控工作宣传台及体温测量处。同时各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到景区、网吧、KTV等文旅企业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守护文旅行业安全稳定。
简化政务服务行政审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根据《中站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区文广旅局不断完善行政审批工作。由专人负责辖区各类文化、旅游、体育行政事项的行政审批许可工作,并在政务大厅设立服务窗口开展各项业务,要求派驻政务大厅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和标准履行窗口服务工作,在办理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事项过程中,遵循“零收费”“零超时”的服务宗旨,简化办事程序,随时进行现场勘查、审阅资料、明确容缺事项,给予群众方便,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2021年共审批行政许可事项12件,基本建设工程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审批9件,娱乐场所审批1件,网吧注销2家,无错办件、超时件发生,群众满意率100%。
作者: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