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朱村街道聚力打造“一核五微”基层治理工作模式。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完善,逐步形成了“户连户睦邻、手拉手同行、心贴心结亲、人与人和谐”的典范社区。从优化党组织设置入手,将辖区划分为“社区—网格—楼栋—单元—示范户”五级网络,拓展建立了以“社区居委会—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示范户”为组织架构的五级横向联动机制,将街道社区各项工作穿插于党建网格化工作当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全面深入推进,让组织体系经脉气血更加畅通,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通过搭建“微平台”、推行“微行动”、提质“微项目”等五微治理模式,选准发力点、找到突破口,从根本上解决居民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建立“党群议事会”微平台,让居民在基层治理中占据主体作用,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一方面通过网格员倾听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另一方面,议事会成员借助“议事亭”“议事角”等固定的民情收集点,收集、形成、上报居民提议。有效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通过“党群议事会”这一自治平台,达成意见共识,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应到了“家门口”。
创新性开展“上门微服务,点亮微心愿”活动,通过“线上”微信公众平台“微心愿”专栏引导群众发布“微心愿”,“线下”依托“楼栋心愿征集箱”面向小区群众收集小困难、小需求。截至目前,20余名党员到社区主动认领“微心愿”,实现微心愿34个,在社区范围形成了“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良好氛围。
通过社区公众微信平台,不断延伸“微党课”的教育格局,先后增设了“红色微课堂”强化党性意识,“法律微课堂”增强法律观念,“廉政微课堂”传承优秀家风,“健康微课堂”引导生活理念,“文化微课堂”培养兴趣情操等微课内容。今年以来,梅苑社区利用党建综合阵地的空间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与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共同创办“耘梦学堂”,为社区学龄儿童提供公益文化服务,丰富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解除了双职工家庭和留守儿童的后顾之忧。
结合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高标准打造了党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卫生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综合文化中心、党群议事厅、党群文化广场等阵地场所,形成“五中心一室一馆一厅一场”党建综合体,构建了互联互通、全域融合、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党群治理服务阵地。将原先“一站式”便民服务模式升级为“全科式”服务模式。把服务工作向8小时以外延伸,将社区上班时间与居民上班时间适当错开,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
朱村街道党工委书记闪东初说:我们通过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了“一核五微”城市精细化治理模式,给辖区居民创造更多的福利。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让居民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在这些措施实施的过程中建立的一系列平台也成为党员活动的阵地和群众议事的阵地。
作者:外宣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