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站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侧记
发布时间:2021/3/17 10:30:51 来源:外宣办

    三月春风暖,满园春色浓。暖风吹满大地,吹暖了人们的心田,春天的希望也播种在人们心间。
    3月16日10时,焦作市中站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区机关礼堂隆重开幕。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们齐聚在此,共商发展大计。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高质量产业体系”;“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从精神层面唤起公众对公共卫生知识的关注,增强以国民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理念深入人心”;“推动绿色中站,增加城市绿地空间,促进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治理 ”;“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居民幸福感 ”……经济、教育、医疗、生态、民生,来自各行各业的关切,可以感受到,对于“使命”之约,每个代表都做足了“功课”,对于站在新的历史时代坐标下的中站,大家充满期待。
    新征程、新展望、新气象。进入新时代、站上新起点,处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关键时期的中站,究竟度过了怎样的一年、又该如何面对新一年的挑战?
    回顾过去——凝心聚力促发展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5.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8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92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1274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税比居全市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四城区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3项指标增速居四城区第二……”
    沉甸甸的成绩单,让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过去一年,中站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率先恢复经济秩序,赢得了高质量发展主动权;过去一年,中站始终坚持项目为王,主动服务实体经济,激发了高质量发展新活力;过去一年,中站加速提升产业能级,巩固工业主导地位,厚植了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过去一年,中站优化完善创新生态,深化院(校)地科技合作,构建了内外联动创新格局;过去一年,中站提高站位聚力决战,全面完成攻坚任务,夯实了高质量发展新基础;过去一年,中站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提升功能品质,塑造了城市发展新形象;过去一年,中站牢记为民服务宗旨,认真办理民生实事,提升了人民群众幸福感。
    “政府工作报告既全面总结了成绩,又详细部署了未来。当前,全区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更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区人民的共同奋斗。在新时代的奋斗道路上,我们要继续砥砺奋进,开启新征程。”人大代表卢光群激动地说道。
    展望未来——凝聚共识绘蓝图
    教育无论到何时,都是民众关注的热门领域。“当前,家庭教育抚养孩子有着各种‘后顾之忧’,如学龄前儿童抚养成本高昂,教育类培训机构缺乏有力监管,教师资质及教学内容质量层次不齐,幼儿园、小学放学时间过早,因无法接送孩子造成女性职工被迫离职……”人大代表王朝然特别关注到学生教育方面的问题,在提案中建议要进一步增强德育、体育、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小学生。
    村(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石作用,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大村(社区)工作者坚守一线,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保障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来自李封街道办事处的人大代表赵娟表示,“希望加强村(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推进村(社区)工作者减负增效,提升社区工作者服务水平。关心好、建设好村(社区)工作者队伍、让基层工作人员轻装上阵,以更大的热情、更饱满的情绪投入村(社区)工作,收到很好的效果。”
    完善基础设施,用路灯“照亮”民心。“怡光路、跃进路是中站区内主要通道,经过大修改造之后,绿化提升了、路灯亮了,城区面貌明显改善,不仅照亮了人民出行的路,更照亮了中站人大为百姓创造幸福生活的路!” 中站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郑健普继续说道,“今后,希望区委政府能够持续加大投入,加大背街小巷的亮化力度,给群众晚上出行提供更多方便,也可以明显改善中站面貌,整体提升中站形象。”
    “目前,中站区走到了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我们有坚实的基础优势,巨大的发展潜力及优越的外部条件。只要我们能够理清方向,把握时机,科学应变,完全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谱写中站转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焦煤开元化工董事长刘军,对未来中站区的经济发展充满了信心。“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作为一名企业家 ,我将牢记使命,继续奋斗,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创造现代化中站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春天已至,万象更新,代表们在畅所欲言中凝聚共识,在集思广益中明确方向,纷纷表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笃定前行,为奋力推动“三区四基地”取得决定性成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站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外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