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站区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6年9月13日在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邬月红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经济下行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针对形势变化,我区及时采取措施,着力稳定经济增长,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促进经济质量和环境质量双提升。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3亿元,同比增长8.9%,较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32亿元,同比增长17.6%,较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41亿元,同比增长12.6%,较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3亿元,同比增长23.0%,增幅居全市第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1元,同比增长7%,增幅居全市第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073元,同比增长9.3%,增幅居全市第六。物价、就业形势稳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10.6%,增幅居全市第一。一是狠抓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工业发展的28条意见》、《焦作市2016年企业服务实施方案》、《焦作市工业转型升级800行动计划专项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重点从资金支持、降低企业税费、简化下放行政审批权限等方面,切实推动企业降成本、促发展。二是加快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依托多氟多、风神轮胎等龙头企业,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氟化工产业园、风神轮胎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佰利联、三木涂料、开元化工等龙头企业,重点建设新材料产业园、绿色涂料产业园,着力打造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目前已出台了两大产业集群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业服务团队,研究排出关键项目30余个。多氟多动力总成产业园项目前期工作全部完成,9月份正式开工建设,氯化法钛白粉二期、富钛料二期、高档油墨专用钛白粉技术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三是注重自主创新。组织辖区企业与大专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研发队伍,搭建创新平台,实施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多氟多、佰利联、鑫诚正在积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鑫诚公司省级企业技术认定中心已通过省级评审。上半年全区企业共申请专利15件,发明专利10件。四是注重推进企业上市。鑫诚公司正在进行业务重组、财务规范等工作,争取在年底前完成备案;爱尔福克、科力达2家企业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宏达力正在进行股改准备工作。五是强化要素保障。推进“政银企”合作,切实解决银行抽贷压贷问题。上半年累计为202家企业提供19.23亿元转贷资金。切实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积极对接焦煤集团供电处、中燃公司、华润电厂、水务公司等单位,争取降低要素价格、提高供给效率。六是抓好企业服务。完善服务企业长效机制,畅通企业问题受理渠道,开展涉企问题通报和部门综合评议活动,推动企业问题尽快解决。
(二)项目工作扎实推进。2016年,我区共安排重点项目88个,计划总投资290.11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4.3亿元。一是完善推进机制。今年以来,进一步完善了重点项目服务推进机制,对领导分包企业、项目进行了调整,建立项目问题台账,加大督查通报力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目前,投资6亿元的能量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组、投资3.2亿元的聚氯化铝、投资2.3亿元的粮油设备加工中心等项目,相继竣工试生产。投资51.5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配套、投资10亿元的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投资10亿元的国际山水养生旅游度假区项目等具有带动性的大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二是加强项目谋划。谋划实施纳入省“1816”投资促进计划项目9个,总投资113.52亿元;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编制我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共谋划项目23个、总投资1059亿元。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紧盯省市重点项目,认真落实领导分包、观摩评比、项目例会、督查通报等推进机制,每周召开一次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例会,重点解决严重影响项目建设的审批事项办理、要素保障、外部环境和跨地区、跨部门协调等问题。认真开展促投资专项服务督导活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上半年,14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0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5.72%;3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9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5.75%。
(三)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一是抓好重点招商。年初以来,围绕四大经济板块、六大产业集群,按照招商引资线路图确定的招商重点,以招商小分队为载体,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企业法人招商、以商招商、商(协)会招商,有效提高了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实效性。上半年全区共引进项目35个,其中省外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67.3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8.16亿元,占年度目标的69%。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1-5亿元项目4个。先后与浙江颐高集团、杭萧钢构、浙江传化等企业进行了对接,成功签约年产800万条高性能乘用子午胎、焦作市惠龙易通电商物流园、双创科技孵化电商等25个项目。二是抓好政策性资金争取。上半年纳入政策性资金储备库项目47个,申报项目28个,截至目前,已下达上级资金项目14个,争取各类资金7.113亿元,争取资金额居五城区第一。其中农发行专项建设基金支持4.03亿元,国开行专项建设基金支持2.71亿元,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3000万元,省市科技扶持资金331.7万元,乡村公路资金333.8万元,防护林工程资金60万元。
(四)现代服务业加速推进。一是特色商业区建设。以专业化市场、电商产业园、金融商务街区建设为重点,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商贸集聚区。西部工业原料城项目已建成10万㎡专业市场,签约入驻商户500余家。电商小镇正式开园运营,已签约入驻电商企业30余家。二是焦西物流园区建设。抢抓“一带一路”及郑焦晋物流走廊建设机遇,大力发展物流电商等新业态,总投资4.55亿元,占地250亩的中国兵工物流金融示范园项目已签约入驻,建成后预计年货运吞吐量达到200万吨。三是生态休闲产业区建设。综合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启动了投资10亿元的佰利联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以“休闲度假、运动养生”为重点,积极推进栗井生态园、红砂岭二期等项目建设。同时,大力挖掘开展文化旅游,加强扶持农家乐发展,不断为北部山区提升活力。
(五)集聚区功能不断完善。上半年,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93亿元,同比增长13.5%;50家规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55亿元,同比增长17.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07亿元,同比增长23.2%。一是争先晋星工作。为确保2016年顺利进入全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行列,对全年目标任务数据进行了分析、分解,确保责任明确、逐月落实到位。今年上半年,集聚区新增入库项目10个(工业项目9个,基础设施项目1个);新增规上企业4家,还有3家企业资料正在审核。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900余万元的经四路铁路箱涵工程,目前铁路箱涵制作及开挖孔桩工程已完成,计划九月份开工实施架空顶进工程;投资2200余万元的纬六路工程前期手续已完成,预算清单、施工图已出,正在进行费用预算评审;经五路已完成招标,正在征地;雨污水管网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70%;新园路、经四路、纬二路绿化工程已完工;经四路热力管网工程已完工;智慧园区项目已完成建设方案编制,预计8月底开工建设。三是加快拆迁安置工作。和美二期已交付使用,和美三期、和祥小区项目顺利推进。东、西冯封村整村搬迁安置工作已全面展开,上半年签协议410余户,完成拆迁验收311户,集聚区共分配安置房223套,安置搬迁群众600余人。
(六)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大环保意识。一是强力推进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推进矿山企业整合和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30家违法采矿点、石料加工厂、洗砂场。二是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采取控污、控尘、控车、控煤、控油、控烧“六控”措施,辖区所有土小企业已全部关停到位,所有建筑工地已按“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全部停工整治。对6家水泥、1家冶炼、11家碳素、12家砖瓦企业,实施烟气在线自动监控。9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已全部拆改完毕。开展施工、道路、物料堆场等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加大餐饮行业油烟治理,禁止露天烧烤,302家餐饮门店和所有有烟烧烤全面实现“煤改气”、“煤改电”。采取全天候巡查、全覆盖监管,秸秆禁烧工作任务得到全面落实。三是开展碧水工程行动。中站区污水管网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开展河流清洁行动,建立了河道整治问题总台帐。四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个生态乡镇和47个生态村创建、6家畜禽养殖场治理等工作。
(七)民生事业统筹发展。总投资4亿余元的10件惠民实事进展顺利,人民群众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城区供热主管网铺设已基本完成;经五路雨污水管网工程正在施工;王粘线改建一期工程1.9公里已完工;许官线、中冰线、村道建设项目正在进行招标。二是完善公共服务。龙翔学校安全饮水工程、焦作五中附属幼儿园、5所农村学校操场改造项目均已完工;卫计委综合服务楼项目主体已完工;人民医院病房楼正在进行内部装修。三是加强社会保障。有序推进“社会保障卡”全覆盖,实现社会保险参保人身份信息、人社业务、金融服务的“一卡通”;区中心敬老院升级改造工程已完工,区级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395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447人;全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465万元、老龄补贴142万元。四是加强安全监管。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各类安全检查,全区安全形势持续平稳。积极构建综治创安防控体系,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总体上看,全区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趋势向好的基本态势。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我区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全面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仍需付出艰苦努力。一是部分指标低于年度预期。上半年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3项增速均低于年度目标,其中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低于年初计划目标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年初计划目标0.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年初计划目标4.6个百分点。二是增长动力不足。受经济形势影响,市场主体投资欲望不强,1-6月份,项目建设表现为续建项目进展较好,34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20.7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0.7%;新建工业项目进展缓慢,氯化法钛白粉二期、富钛料二期、高性能导电炭黑等重点项目还在办理前期手续。三是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转型升级压力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中小企业主动适应新形势的紧迫感不强,转型方向不明,思路不清,管理粗放,产品低端,产能过剩,导致销售低迷、利润下降、生产经营困难。51家规模以上企业14家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其中东泰压力、瑞王等6家企业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四是三产发展较慢。今年安排的88个区重点建设项目中三产项目13个,仅占全部项目的14.77%;特色商业区规划范围内拆迁难度较大,导致三产项目进展较慢。五是资金缺口仍然较大。随着集聚区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加大,加上新投产项目还不能马上产生效益,用于民生、社会事业的刚性支出增多,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针对性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下半年,我们将围绕“四个中站”建设目标,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载体,强化责任,细化措施,加快推进四大经济板块建设,不断促进经济质量和环境质量双提升,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抓好经济运行。坚持经济运行分析会议调度制度,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建立完善经济运行、金融运行、工业企业运营、环保监测等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加强对地区生产总值、工业、财政、进出口等指标运行情况监测,对每月数据进行深度解读,着重分析指标变化及原因、对比目标差距、以及可能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等,对走势进行预测预判,及时出台稳定经济运行的解决措施和办法。同时,强化责任落实,强化要素保障,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确保按照时序进度推进各项工作,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力完成全年目标。
(二)突出抓好工业经济。一是加快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按照“龙头+院所+团队+产业”的模式,围绕多氟多、佰利联、风神轮胎、三木等龙头企业,对接科研院所,成立专业团队,加快动力总成产业园、氯化法钛白粉二期、锂离子动力电池、六氟磷酸锂和高性能乘用子午胎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二是加快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四路铁路箱涵、经二北路、纬六路、经五南路等道路建设,积极推进焦煤集团电力线路和冯粘线的归并改造;加快电力、污水及燃气等管网建设,持续提升集聚区承载能力。三是做好企业服务。建立集聚区入驻项目服务“绿色通道”,简化工作程序,对入驻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加快奋安铝业、动力总成产业园、3亿安时锂电池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四是加快群众搬迁安置。积极推进和祥小区、和美三期建设,加快推进东冯冯封村、西冯封村征迁安置,尽快完成开元化工环氧氯丙烷、佰利联氯化法钛白粉等项目环评范围内的群众搬迁安置工作,为项目达产达效及企业下步发展腾出空间。
(三)突出抓好项目建设。一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重点围绕3个省重点、14个市重点、88个区重点以及省“1816”投资项目,细化目标任务,落实建设责任,盯紧时间进度,加快项目推进。二是落实项目推进机制。每周召开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推进例会,每月召开重大项目推进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和企业经营中的难题。三是优化建设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联审联批、模拟审批工作,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强买强卖、非法阻工等行为,保障项目建设顺利。四是提前谋划储备。及早着手,抓好明年省市重点项目的考察、筛选、储备工作,为经济发展积蓄后劲。同时,密切关注政策和投资导向变化,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建设、民生事业等,加强与上级沟通,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
(四)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一是强化跟踪服务。对签约项目实施动态监控、跟踪督导,紧盯项目履约率、开工率以及资金到位率,扎实开展项目三率跟踪工作。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按照“五个一”的工作方法,紧紧围绕“四大经济板块”建设,全面打造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围绕“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为重点区域,全力推进产业链产业集群招商、专业招商、定向招商、节会招商。同时有计划地拜访各地商协会,充分发挥商协会在以商招商、产业招商中的作用,紧盯大型龙头企业,围绕我区优势产业进行对接,力争打造强势产业集群。三是严守招商门槛。对引进项目,重点做好产业集聚度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合法性评估和项目税收评估,确保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研究制定招商引资项目全区统一布局、促进项目向相应园区的主导产业集聚。
(五)突出抓好三产提升。一是加快特色商业区建设。以西部工业原料城、电商小镇为重点,推动特色商业区上档升级。加快推进西部工业原料城项目9月底前投入运营、岚璞尚宅小区项目年底前完成一期建设,同时,尽快启动两个项目二期建设;加快海天印染厂、维纳陶瓷老厂区等地块土地收储,认真解决影响招拍挂的问题,力争早日挂牌。二是加快现代商贸物流区建设。围绕物流金融项目,全面完成附着物拆迁、迁坟等基础性工作,重点研究保税仓、交割仓的具体申报路径,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同时,积极运作中储智运、新铁联LNG储运等项目,力争早日落地。三是加快生态休闲产业区建设。推动佰利源水库项目尽快完工,及早启动青焦线至淹井河道路改建、窄门水库等项目,解决生态休闲产业区发展瓶颈问题;切实加强山区地质环境治理,开工建设龙翔矿山公园三期等项目;积极推进国际山水养生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力争在年底前投入运营。
(六)突出抓好环境保护。强化北山治理,严格落实“六控一应急”措施。坚持“有保有压”,控制新增污染源,强化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环保指导服务。重点抓好工业污染治理,实施城区工业“四个一批”专项整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出重拳、用实招,规范行为,优化环境,达到治理扬尘的要求。制定重污染天气工业企业应急预案,最大限度降低工业排放。制定化工、制造等行业企业生产方案,开展好错峰生产工作。加快实施碧水工程、乡村清洁工程。
(七)突出抓好民生改善。办好惠民实事,细化责任,排定节点,提前解决影响实事进展的资金、土地等问题,确保实事高质量完成。全面完成寄宿制学校食堂标准化改造,启用和顺小区公立幼儿园,加快和美二期幼儿园、府城中心学校附属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启用区人民医院综合楼,加快推进计生综合服务楼建设。建成运营区级日间照料中心,加快怡园老年公寓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养老托老服务全覆盖。继续深化“平安中站”建设,全面推广网格化管理,改造升级全区视频监控系统。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妥善处置社会矛盾,逐步化解信访积案,全力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谢谢大家!
作者:区发改委 |